鋼鐵是怎樣煉成的
鋼鐵是怎樣煉成的?
鋼鐵如此司空見慣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以至于我們忘了它有多么的重要——在幾千年的歷史中,人類想盡辦法要從堅固的地殼中提煉這種性能優良的金屬材料,然而我們將會看到這是一項何等艱辛的探索之路。
終于經過近代以來的科學革命,鋼鐵工業蓬勃地發展起來,支撐起了整個人類文明,我們用“現代工業的骨骼”形容它——所以最終毫不夸張的說,現代文明的較量,就是鋼鐵與鋼鐵的較量。
鋼鐵是現代工業的骨骼,這不僅形容了它的地位有多么重要,也形容了煉成它是何等艱難。
鐵元素雖然在地殼中儲量很高,單質鐵的化學性質卻非?;顫?,在地球表面成為高熔點的氧化物,所以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間,我們甚至沒有見過“鐵”——除非有大型隕鐵從天而降,才有可能給帝國的君主打造一兩把鋒利的匕首。
一般認為,有效的冶鐵術最早出現于公元前18世紀的赫梯——如前17世紀國王Anitta的泥板書上記錄,那是用來制造王冠和權杖的貴重材料,要被當作國家機密保守起來。
但是赫梯帝國在青銅時代晚期的大崩潰中覆滅了,冶鐵技術也就隨之傳播開來——到公元前500年,歐亞大陸諸文明已經普遍進入了鐵器時代。
最早的冶鐵術可不像今天這樣有一爐爐燒熔的鐵水——純鐵的熔點高達1538°C,燃燒木柴和木炭的窯爐不能融化它,而只能把鐵礦還原成飽含雜質的海綿鐵。鐵匠在它的縫隙中塞入草木灰等固溶劑,反復燒煉鍛打,才能讓硅等雜質變成玻璃狀的爐渣敲出來。
當這樣的千錘百煉清理了鐵中的雜質,鐵中的碳含量也普遍降到了0.2%以下,成為過于柔軟的熟鐵,做不得工具——我們又需增加鐵中的碳含量,擾亂過分整齊的晶格,讓較純的熟鐵變成堅硬的合金鋼——其中歷史上沿用最久的是“滲碳法”:將鑄鐵打成薄片,放在炭火里煅燒,碳元素就會在高溫下滲進去,形成含碳較高的堅硬表面。
然而要想得到令人滿意的鋼材,也就是含碳2%到0.2%之間的鐵碳合金,鍛煉的歷程才剛剛開始——鍛焊技術在公元前8世紀的印度就已經成熟:將鐵片疊在一起燒軟,再反復鍛打,就能讓兩者融合起來。那么取含碳較少的熟鐵和充分碳化過的生鐵依照比例反復折疊鍛打,讓兩種合金相當均勻地混合起來,形成相當堅韌的鋼材——這樣的鋼材表面總能看到兩種鐵合金黑白相間的層疊花紋,因此常被稱為“花紋鋼”,附會上了無數傳奇的大馬士革鋼就是這樣,日本武士刀也是這樣。
但也并非所有的花紋鋼都是折疊鍛打的產物——生鐵含有較多碳雜質,熔點可以降到1100多度而被古人的窯爐融化——印度人將熟鐵浸泡在熔化的生鐵里,就能吸收生鐵中的碳,形成花紋細膩的坩堝鋼——比如17世紀以前的印度烏茲鋼。
另一方面,古代中國在公元前就發明了液態冶煉:就是利用鼓風機使燃料充分燃燒,用高溫火焰熔化鐵礦,并不斷加入木炭粉,使其保持液態,令爐渣充分析出,最后用液態的鐵碳合金鑄造農具和日用品——就是鑄鐵——如果用剛剛熔化的生鐵灌注攪拌,也能得到較好的鋼——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了大躍進時代。
總之就像這樣,古人在幾乎無法獲得鐵水的情況下出盡百寶,試煉出了品質參差的各種“鋼鐵”——終于在1709年英格蘭的什羅普郡(Shropshire),人們研制了煤炭脫硫的技術,解決了硫元素使鐵變脆的難題,用充分燃燒的煤炭營造了融化熟鐵的高溫;瓦特在1784年改良的蒸汽機也很快應用高爐的鼓風動力,讓煉鐵廠不必沿河而建;1828年,蘇格蘭的格拉斯哥(Glasgow)又發明了熱風爐,用預熱的空氣節省一半燃料,獲得了更高的爐溫,無煙煤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——年產數百噸的高爐終于將工業革命推上了高潮。
在今天,鋼鐵冶煉已經成為一整套銜接緊密的完整產業:世界各地開采的鐵礦和煤炭被運送到大型鋼鐵廠,磨碎的鐵礦被燒結成顆粒,而煤炭要干餾成焦炭——它們被分層堆入高達百米的高爐,而后1200℃以上的高溫空氣從底部吹入,使焦炭燒出1500°以上的高溫,鐵礦化成鐵水從下方流出,并撇除爐渣。
但這樣的鐵水仍有很多雜質,不能制成性能穩定的鋼,于是鐵水還要繼續灌入轉爐(converter furnace),在其中吹入純氧,使碳、磷、硫氧化后逸出,并根據需要加入鎳、鉻等元素,產生成分精確的鋼水,然后注入模子冷卻,制成各種性能的鋼材。
這些鋼材最后在1100℃的溫度下壓制出鋼板、鋼條、鋼錠、鋼絲等等形狀,分送到現代工業的每一個領域,最終支撐起整個現代文明——而如何研發最精確的配方,制造性能最優異的鋼鐵,就是現代文明最硬核的較量了。